13600.00
醴陵釉下五彩瓷
企业认证
店铺认证
线下门店
担保交易
选择 东北虎豹卷20枚
  • 产品详情
  • 产品评论
  • 产品参数

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中国传奇。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15年,它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成名,称为「中华瓷王」

新中国成立后,它特贡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使用和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一度充当着“国家的名片”这一角色;

2007年,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8年,它的特殊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9月28日,在醴陵举办的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上,它的风采被世界瞩目,连联合国都来参与;

它就是醴陵釉下五彩瓷,一个让世界倾心、让国人骄傲的艺术瑰宝。

你或许听过或者见过它,但你却不一定知晓,它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它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沧桑,几经波折。

今天,韵动君带你走近醴陵釉下五彩瓷,走近「薄施淡染」,领略它的神奇魅力。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习近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国家级非遗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不断努力,以不同形式为载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图片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在长沙窑釉下彩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烧制技艺。醴陵窑历史悠久,东汉即有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清雍正时期开始烧制粗瓷。

1905年熊希龄在醴陵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醴陵瓷业向生产细瓷转变,短短数年间创烧出多种高温釉下彩,被称作“釉下五彩”。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由国务院用瓷专家张守智教授担任艺术总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与王坚义主持烧制,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督造和中国文物学会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大庆特贡国瓷--《和谐盛世·富贵中华》对瓶。其中,《和谐盛世》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创意设计,《富贵中华》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创意设计。


由国务院用瓷专家张守智教授担任艺术总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与王坚义主持烧制,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督造和中国文物学会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大庆特贡国瓷--《和谐盛世·富贵中华》对瓶。其中,《和谐盛世》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创意设计,《富贵中华》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创意设计。由国务院用瓷专家张守智教授担任艺术总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与王坚义主持烧制,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督造和中国文物学会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大庆特贡国瓷--《和谐盛世·富贵中华》对瓶。其中,《和谐盛世》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创意设计,《富贵中华》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创意设计。


「薄施淡染」陈扬龙

——传统技艺创新先驱


陈扬龙 (1941.5-2013.6)男,汉族,湖南省醴陵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5岁开始学习釉下五彩技艺,以工笔花卉见长,长期从事釉下彩瓷的工艺研究、艺术设计与教学工作,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印代画和以喷代画的技术革新。在传统的单线平填分水技法上探索总结出“薄施淡染”工艺,既保留传统勾填的特色,又形成了水润通透、沉静淡雅的个人风格。(已故)

2005年,时任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祖国大陆访问获赠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

名为「盛世牡丹」的釉下五彩瓷瓶

宋楚瑜先生对此物倍加赞赏如获至宝,而盛世牡丹瓶的制作者,正是醴陵的制瓷大师陈扬龙!

绘制这件瓷瓶时,陈扬龙已经绘制釉下五彩瓷40多年了,出生于醴陵的陈扬龙15岁便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师从醴陵釉下五彩瓷一代宗师吴寿祺,开始学习绘制釉下彩工艺。


上个世纪70年代,陈龙参加了为毛泽东主席烧制专用瓷的工作,1974年12月23,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一起用餐用得正是他们烧制的四季花瓷碗,当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说:「瓷器外面的花是给别人欣赏的,瓷器里有花自己也能看到,这种设计很巧妙!」

毛泽东主席赞赏四季花瓷碗,成为釉下五彩的一段佳话,从此,深受鼓舞的陈扬龙,制作了不少以花卉为题的釉下五彩瓷,而釉下牡丹瓷也成了这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一绝!

「浓妆艳抹」,不如「薄施淡染」,为了破解釉下五彩瓷层次感不强的问题。陈扬龙独创了一种「薄施淡染」的绘瓶技法。以层次丰富、水润通透的特点,区别于传统醴陵瓷厚重的装饰风格,这种技法在醴陵瓷业中得到全面推广。形成了当代釉下五彩瓷的主流风格!

2006年,陈扬龙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制作的1米《秋艳》大挂盘,陈设于人民大会堂,《荷纹餐具》《牡丹文具》被选为国家领导人用瓷,《凉瓜瓶》等6件作品陈设于中南海紫光阁,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应邀参加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2012年被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传奖」

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绿牡丹挂盘

陈扬龙,醴陵瓷非遗传承的璀璨之星。他自幼沉浸于醴陵瓷的魅力世界,潜心钻研技艺数十载。从瓷土的甄选,到拉坯塑形,每一道工序皆精益求精。他的绘画技法尤为精妙,笔下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色彩运用细腻而独到,将醴陵瓷釉下五彩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在传承之路上,陈扬龙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后辈,开办讲习所,亲自示范指导。他以作品为载体,让醴陵瓷在国内外各大展览中崭露头角,吸引无数目光,使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对醴陵瓷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这一传统工艺不断前行的道路,让醴陵瓷的艺术光辉得以长久闪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


图片


王坚义,男,汉族,1957年出生于湖南湘潭,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副总工艺师、醴陵金煌瓷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2006年被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坚义在工艺美术领域成就斐然。尤为擅长工笔花鸟,作品风格严谨精微、朴实生趣,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既继承传统画技法,又融入西画技法,层次感强且富有新意。其历年精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颇受欢迎,不少作品被收藏并编入选集。

他设计的作品曾获轻工部工艺美术 “百花奖” 金奖、首届和第二届 “北京国际博览会” 金奖、“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 银奖等,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2006年12月,王坚义被评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图片

《虞美人》

作品材质:瓷土
作品规格:10*30cm
收藏时间:2023年5月4日

图片

作品收藏证书   亲笔签名

图片

传承人与作品合照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坚义在醴陵瓷领域贡献斐然。他扎根醴陵瓷的创作与研究,数十年来,始终秉持匠心,不断探索创新。
在技艺上,王坚义传承醴陵瓷传统绘制手法,又融入新颖的艺术理念,让作品独具风格。同时,他热心参与醴陵瓷的推广活动,凭借自身影响力,吸引更多目光聚焦醴陵瓷。
而且,他还培养了不少年轻瓷艺人才,为醴陵瓷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让醴陵瓷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图片

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


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7类、传统技艺10类)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三五百遗荟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6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共5858件。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


价格
13600.00
销量
0
库存量
2
积分最多可抵消
0
原价
0.00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