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种类繁多,币别复杂,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50元纸币
伍拾圆驴子矿车
正面
背面
冠号:只有123一个冠字,首位1-8;目前发现最大号码:82471896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发行伍拾圆、贰拾圆、拾圆三种票券的通告】本券为第一批发行的三种人民币之一,也是面值最大的一种。
伍拾圆红火车大桥
正面
背面
本券坊间又称“红面”。
冠号:冠字只有一个123,另有补号券420。123冠首位只有0、1,目前发现最大号14165560。职章与票券同版印刷,非后加盖;本券的职章是和正面主图一起印刷的。正反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银”的“艮”一撇没有穿过;另坊间有称“大红袍”版,盖因油墨浓郁所致,作为版式牵强,可作为趣味品。另外,本券红火车大桥及蓝色火车大桥是完全不同的二个版(早期有些书甚至官方书籍,将其混淆为同版不同色),实际上两个版有着明显差异:2. 红色火车大桥的背面是二色,其印制工艺为胶印五色;蓝色火车其印制工艺为胶印四色,背面只有一色。
伍拾圆列车
正面
背面
正面
背面
制版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厂
印制单位:中国人民印刷厂(后更名为北京印钞厂)、天津印刷厂印刷工艺:胶印四色
冠字号码有6位(天津印钞厂)、7位(北京印钞厂)两种,官方把此券当成两个版式(甲券、乙券),再加上壹佰圆万寿山深浅色分成两个版式(甲券、乙券),这就是官方为什么把第一版人民币说成62个版别的原因所在。李高明有专门发表文章做解释推翻这种说法,第一版人民币大版别就是60个品种。本券首发冠暗记比较清晰,后期券好多暗记不清晰,所谓C版和无C版估计是此类原因。
纸张:无水印,个别发现有英文水印和斜布纹纸张。
六位号(官方称乙券)天津印钞厂1949.4开始生产。
首发冠123- 末位冠172,目前发现二十四个大冠字组,122个冠字。
伍拾圆蓝火车大桥
正面
背面
印制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印钞三四厂(后并为济南第二印刷厂)版式:分无乙版、有乙版两种;无乙版只出现在冠号123,首位0、1中;有乙版出现在所有冠号和首位。冠号:只有123和132两个,其中冠号132 首位只有0-7,目前所见最大号:72074251。本券补号为420,也有两种版式:无乙版和有乙版。蓝火车大桥与红火车大桥无论印刷套色,还是云纹图案都有明显差异,属于完全不同两个版,而非同版不同色。
伍拾圆压道机
正面
背面
制版单位:中原印刷厂(汉口)
印制单位:中原印刷厂
印制时间:1949.9-11
发行时间:1949.10.3
票幅:133*70mm
印刷工艺:胶印四色
正面图景及花边为绿灰色,花符为紫红色,底纹为浅蓝色,背面图景为紫灰色。
冠号:123到135(目前所知末位冠),目前发现40个冠字,尚有21个冠字没有实物发现,理论上至少应该有61个冠字,推估发行量6100万张。
本券早期书籍如唐平先生《第一套人民币版别研究》一书有分为:白纸版、黄纸版;短框版、长框版;图案内框距长短之分(123.5mm和125mm)。概因一版印刷采用湿纸印刷,纸张质量参差不齐,纸张收缩率差异造成,作为版式或是趣味品,见仁见智,悉听君便。
伍拾圆工农
正面
背面
制版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印刷局
印制单位:上海人民印制厂(上海印钞厂)和数个特约印刷厂共同印制正面由“中国人民银行”、“伍拾圆”、“*”及“几何图形”组成,票面人物原型据考证系北海印钞厂的雕刻技师杨琦和翟英,而非东北造币厂工人白景瑞和李宝林。六位号:首发冠123,末位冠719,一共发行了80个冠字。只有一个版式普通版,纸张无红蓝细纤维丝。